10月17日,2023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高峰论坛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数字变革医药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生物医药领域的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共同探讨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挑战与机遇,展示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成果和应用场景,助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开启数字生物医药新时代。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中国信通院上海工创中心、中国信通院云大所、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生物医药数字化专委会承办,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生物医药特设组、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复旦大学智能医学研究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协办。
论坛还启动了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团体标准体系建设,第一批有4个标准:《生物医药数字化转型 基础共性 数字化成熟度测试评估方法》《生物医药数字化转型 安全合规 数字化合规管理方法》《生物医药数字化转型 关键技术 数字孪生技术要求》《生物医药数字化转型 数据治理 数据中台建设规范》。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团体标准体系建设是推动产业升级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将为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的指导和依据。
论坛主题演讲及圆桌对话环节分为4个篇章:新趋势、新时代、新生态和新浪潮。各个篇章围绕“AI药物研发”、“智能制造”、“数链医药”、“数字临床”等领域展开,阐述了数字化技术如何赋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展现了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的前沿理念和实践案例,发力前沿赛道,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合力构建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热带雨林”生态。
数智赋能,药物研发新趋势
随着AI大模型、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研发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长马剑鹏分享了全链条AI-赋能新药研发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以及科研与应用的紧密结合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原东南大学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运动健康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陆祖宏陆祖宏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与器官芯片融合的药物设计理念,展示了这一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前景。基于人工智能和器官芯片的技术,我们可以从全新的角度来设计药物,以更加精准、高效的方式治疗疾病。
英矽智能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联合首席执行官任峰认为,生成式AI驱动生命科学与医药技术创新发展是当前科技领域的重要趋势,能够加速发现潜在的药物候选物,加速药物研发进程,为疾病治疗提供新希望。
智能制造,医药生产新时代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构建数字孪生世界提供了机会,尤其在药物生产领域可以实现全方位的精细控制,优化制药工艺。
复旦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王建新强调了AI技术在药物制剂研发领域具有的广泛应用前景,加速蛋白质药物设计以及药物制剂处方的预测和筛选。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总裁周俊杰认为,中药智能制造有助于提高药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满足患者对高质量、安全、有效中药的需求,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宝信软件信息化研究所所长王森从生物医药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实践角度出发,提出通过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引领医药工业提级,医药产业将迎来数字化发展新格局。
上海辛格迪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肖亮详细介绍了细胞治疗药物生产管理、监管规范及高效柔性生产解决方案,助力加速实现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药物柔性高效生产。
数链连通,链主聚能新生态
在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将数字化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链融合,特别是在生物医药产业供应链、流通链以及AI+物联网技术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了全新的挑战。
联通(上海)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正卿认为,利用5G、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构建数字底座,赋能制药产业升级。
国药控股上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耿永忠分享了通过AI+物联网技术赋能疫苗供应链,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升级的通路案例。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字科技创新部总经理陈涛认为,在全球范围内,数智化正在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升级,为行业带来全新变革。
数字驱动,临床试验新浪潮
自2015年发布《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我国临床试验领域已经在合规的驱动下完成了信息化建设。随着国内创新药的快速发展,临床试验项目数大幅增加,导致从业人员供不应求。在面对来自不同参与方的一系列需求时,数字化技术为此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论坛圆桌对话环节邀请了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陈少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期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张剑、复旦大学药学院教授付伟、新视焰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CEO 金杰飞,就数字化与临床试验融合的新路径,转型升级高质量产业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经验,分享了临床试验各环节实现数字化的方法、数字化进程中的动力与阻碍、未来数字化临床试验发展等一系列热点问题。谈及对临床试验发展的展望,陈少雄会长表示,拥抱数字技术,赋能临床实验。张剑主任说,我相信未来的数字是有温度的,因为数字医疗将会有更多人获益。付伟教授认为,融合数智临床技术和人工智能药物开发,能够开发出更多高效安全的药物。金杰飞总表示,希望通过数字化让中国的临床实验效率质量领先全球。
本次论坛是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同期活动之一,展示了上海在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方面的领先地位和创新能力,为推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论坛也为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搭建了一个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的交流平台,促进了行业内的合作与共赢。
2023年,让我们共同开启数字变革医药新未来!